莫斯科时报

人气指数:12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18 13:44
网站介绍

  莫斯科时报创办于一九九二年,是俄罗斯的一份英文的报刊,比较自由的发表文章,一度反对过普京,发表过各种报刊,《莫斯科时报》(The Moscow Times)是总部位于莫斯科的一家英文报纸,成立于1992年,起初每周发行两次,过了几个月就开始每日发行。该报以英文的方式全面报道经济、政治、文化、房产、娱乐等内容。总编辑纳比·阿布杜拉耶夫。普京会见了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和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以敲定欧亚经济联盟(EEU)成立事宜。

  不能复制中国模式的五个理由:

  ,两国国内形势不同。“文革”开始后中国陷入混乱,到1978年时,绝大多数中国人认识到需要启动彻底的改革。而1985年时的苏联形势截然不同:当时大多数苏联人认为他们的国家是大国,经济状况良好、社会稳定――特别是跟邓小平开始经济改革之前一贫如洗的中国比起来。

  第二,两国的国家机构大相径庭。“文革”之后,中国领导层的权威、权力和凝聚力遭受重创,保守派无力发起任何有组织的活动,来抵制呼吁彻底改革的人士。而且,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认识到,不采取激烈的措施国家就不能复兴。相比之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遭到政治局内的保守成员和军方高层的极力抵制。

  第三,两国改革运动的领军人物不一样。中国的改革由经验丰富的前革命家邓小平领导。他享有巨大的权威,可以不受阻碍地采取大胆的改革措施。而在苏联,担当改革重任的戈尔巴乔夫经验不足、缺乏远见。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他只能在有限的政治和经济框架内试验。

  第四,两国的社会和经济大背景不同。中国当时仍是农耕社会,80%的人口是农民,他们渴望耕者有其地,而邓小平给了他们这个权利。结果,农村形势迅速改善,连顽固的怀疑者都承认改革取得了成功。邓小平将改革从农业推广到工业和经济的其他领域。而戈尔巴乔夫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形势。与中国不一样,苏联经济的支柱是军工综合体,改革经济就必须大幅削减和重组军工制造业。这显然遭到了军队高层的激烈反对,他们拿出抵制此类改革的意识形态和军事上的理由――即美国和北约直接威胁到苏联的国家安全。

  第五,两国的外交政策区别很大。当时中国与西方军事和政治关系紧密,联手对付所谓的苏联克里姆林宫的扩张主义外交政策。因此,美国及其盟友都积极参与中国的国有和私营领域的改革,其间海外华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苏联根本不可能得到类似的海外援助。戈尔巴乔夫的头等大事是限制武器竞赛,而这一目标只有在政府内保守势力愿意削减和改组庞大军工综合体的前提下,才会实现。

免责声明:
此页是<莫斯科时报>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网站资料
网站名称: 莫斯科时报
网站栏目: 网站简介 网站链接
网站链接: www.themoscowtimes.com
收录查询: [百度收录] [360收录] [搜狗收录] [必应收录] [谷歌收录]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电脑版
本页链接: https://wang82391.honpu.com/